守正与破圈:金年会下的浙婺、小百花新生实验

阅读量:152 | 发布时间:2025-08-02 02:54:24

浙江是一个被誉为戏曲大省的地方,拥有越剧、昆剧、京剧、婺剧等18个剧种以及58个戏曲类非遗代表性项目。自2005年以来,浙江积极推行文化建设的“八项工程”,戏曲界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寻找平衡,涌现出一批优秀人才和现象级作品,取得了丰硕成果。在2025年上半年,浙江的戏曲界频传喜报。

守正与破圈:金年会下的浙婺、小百花新生实验

在各项重点奖项中,浙江台州乱弹剧团的鲍陈热获评全国民营剧团中的首位“梅花”奖,陈丽俐同样为浙江的婺剧艺术研究院再添一朵梅花。此外,《钱塘里》获得2025年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第3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更有6位浙江演员获奖。在新编戏剧作品中,越剧《我的大观园》刚结束全国巡演,观演人次达到72万,创下现象级热潮。而专为年轻演员创作的昆剧《盛世红妆》首演票房更是创下了浙江京昆艺术中心历年来的新高。

在保护和传承方面,浙江全力保护“天下第一团”,并持续开展戏曲曲牌抢救工作。2025年初,《浙江传统戏曲曲牌·声腔集成》正式出版,平台上线后,浙江全省的2815首曲牌与传统唱腔的记谱、整理和录音录像工作已圆满完成。这一系列的努力使得浙江戏曲得以持续输出优秀人才和作品,展现出蓬勃的发展。

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新松人才”浙江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中,来自43家专业院团及5所艺术院校的401位参赛演员中,多位“00后”年轻人表现出色,打破了年龄的界限。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副院长蔡浙飞表示,他们非常重视年轻演员的培养,并制定了“因材施教”的计划,以培养他们的基本功和丰富的舞台经验。

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于大赛中成绩亮眼,11位选手晋级复赛,5位晋级决赛,其中董旭阳在综合文戏组决赛中获得第一名。婺剧人秉承的“一颗菜”精神,也在大赛中得以彰显:剧团的每位成员紧密团结,才能方能演出精彩的作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美兰也在默默推动着年轻演员的发展,她坚信学生的成就将是她艺术生涯的延续。

为了让戏曲更好适应不同观众、不同场地,浙江婺剧推出了适合剧场演出的“城市版”,以及相对简约的“农村版”,并开发了专门面向海外观众的“海外版”。如今,浙婺每年演出超过700场,并持续将精彩的传统戏曲带入乡村、校园以及社区,为观众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浙婺也是近年来在海外演出频繁的地方戏曲院团,曾访问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观众达500万人次,成为“传统戏曲出海的金名片”。

随着浙江戏曲的热潮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走进剧场,了解和爱上戏曲。比如,观众们热衷于分享他们的戏曲体验,形成了不同的社交媒体讨论和短视频创作,进一步扩大了戏曲的影响力。新一代演员也成为年轻观众与传统戏曲之间的桥梁。

在此过程中,品牌金年会也对戏曲的发展给予了极大支持和关注。通过举办各种活动与赛事,金年会致力于推动戏曲文化的传播,提升观众的参与度和兴趣,为传统艺术注入新的活力。随着越来越多的戏曲作品走出传统框架,迎合现代观众,未来的浙江戏曲定将继续闪耀光芒。



推荐阅读 / SUGGESTIONS